這個世界就像個萬花筒,轉個角度,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采。旅行是浪漫逐夢與踏實築夢的過程;每按一次快門,都是又一次的感動。藉著紀錄這些走馬看花的點點滴滴,希望就讓當時捕捉的一些美麗回憶,留在每一個曾經踏過的地方。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Do Re Mi】
請先複習一下 《真善美》The sound of the music 這部電影的片段 Do Re Mi 這首曲子。
這首「Do Re Mi」有唸過國小的人,應該都會唱。在電影裡,女主角瑪麗亞,趁著男主人不在的時候,帶著一群小孩在薩爾斯堡郊遊,她教小孩子們的第一首歌就是這首「Do Re Mi」,這首歌厲害的地方,是它把樂理的理論化身在簡單的音符裡,先教音符、節奏,再教音階、對位、合聲,填上歌詞,唱完一首歌,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歌『When You Know the notes to sing,You can sing most anything』,音樂的簡單,再加上唱這首歌時的風景、山光、水色,透過不同電影場景的轉換,孩子們原本連音階是何物都不知道,但在《Maria》的循循善誘下,一把吉他及有趣的歌詞,讓孩子們不僅玩得開心、也尋回了原來應有的純真可愛。
在阿爾卑斯山(Alpine)Werfen 山坡上教孩子開口唱歌的那首「Do Re Me」中,飾演女主角《Maria》的是聲音明亮優美的演員《Julie Andrews》。當時她的年齡大約是 28 歲,飾演 20 出頭的《Maria》,片中主人翁《Maria》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都由她扮得活脫了起來。《真善美》絕大多數的歌曲都是輕鬆活撥,選在最快樂的音符中結束的,可以說是歌舞片樂觀精神反映在歌曲上的極至表現。「Do-Re-Mi」這首歌曲交代了瑪莉亞如何教會七個小孩辨識音階,並且將歌詞加入,讓音樂充滿意義的「教學過程」,歌曲全長五分三十三秒,卻必須具有說服力地呈現出一群原本不懂樂理的小孩如何變得瞭解音樂,就知道歌曲在歌舞片裡所負有的魔力,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場劇烈的變化,還得讓觀眾深信不疑。
導演勞勃懷斯刻意用大量外景來拍這一首歌曲,不停更換的場景,彷彿旅遊指南般地將薩爾茲堡的精緻美景一一呈現,也像是在對場景變換難以抗衡的舞臺音樂劇示威似的,說他才大氣粗也罷,說他喜歡排場也好,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由於電影換景換鏡的便利,勞勃懷斯也用這一首歌曲當中瑪莉亞與孩子們的服裝變化、場景更換,來傳達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的內在意義,讓他們的感情增進、個性的轉變,全部集合在這首歌曲當中。然而這首歌特別的不僅是它又說又唱,親和力十足,茱莉安德魯絲在曲末按著頭頂拉高八度唱出的「Do」,簡直就是給日後想演瑪莉亞的女演員們設下難以超越的障礙。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福朗恩堡學院(Schloss Frohnburg)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月亮湖教堂(Mondsee Cathedral)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海布倫宮(Hellbrunn Palace)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Mo Re Mi 最後一幕:米拉貝爾宮 (Mirabell Palace)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Mo Re Mi 第二幕:museum der modern, Salzburg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Mo Re Mi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Leopoldskron Castle 尋找真善美的電影場景 - 儂山修道院(Nonnberg Abbey)
【奧地利租車行三部曲】《目次》 《之一 薩爾茲堡 (Salzburg) 探尋電影真善美的足跡》 《之二 尋找世界遺產 梅克、森梅林格、與薩爾茲干馬格特》 《之三 奧地利維也納 見證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