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字Dの旅 秋名下坡賽道】
2008 年的 10 月,秋季的榛名山大概都仍像炎熱的夏季,一直到了十月底了,路邊還是看得到楓紅。暗林留紅,滿山滿谷的落葉染紅溪谷,如同紅毯一般。紅楓漫舞在山林之間,美的令人心醉。由伊香保溫泉開上榛名山,本想把握這個機會,把拍起來的重點區域放在秋名的下坡賽道,只可惜很難能夠一邊開車還一邊拍照,所以浪費了不少看風景的時間。租來的車子快速地攻略秋名的上坡道,動畫中的重要場景,一幕幕地出現在眼前。遠道而來久違的秋名山道,實在是手癢難耐,很想急踩油門加速,只是假日車潮擁擠,而這個秋名山道一向以彎多路窄直線短著稱,身體隨著車子左抛右晃,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拍攝。到了高根展望台,可以展望五連續髮夾彎、伊香保溫泉、及遠處的涉川市。
雖然遠處的引擎聲聽起來非常微小,並不十分大聲,但仍在寧靜的山中,劃破了那彷彿沒有止境的寧靜。漸漸地隨著聲音的移接近動,引擎聲聽起來也就越來越明顯。漸近的車輛一輛輛,輪胎尖銳而持久地發出摩擦音,同時高亢的引擎轉聲也越來越尖。這裡畢竟還是著名的秋名賽道,雖說是有分上山和下山賽道,難度也不相同,但是極速奔馳的風格,終究還是秋名山賽道的特徵。雖說是假日,依舊有許多頭文字 D 的忠實粉絲,來親自駕車體驗秋名山的極速傳說。
過了高根展望台,會有一段很長的直線道,過了這條直線道,接下來就是秋名下坡賽道起點的水塔。可是從這個方向過來時水塔會被樹林檔住,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這也是秋名下坡道起點的水塔,因為沿路上來只有這裡是筆直的車道。回頭從秋名下坡道起點的水塔開始,這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實際體驗傳說中的秋名下坡道。此時,我不由自主開始緊張起來,腦海中幻想著,彷彿池谷學長站在道路中央進行十秒前的倒數。耳中聽到的是引擎蓄勢待發的怒吼聲,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刻終於來臨,「五、四、三、二、一、GO!」
在一個深邃又急轉的彎道中,伴隨著引擎的高轉速聲浪,將車子衝入秋名下坡道的彎道。駕馭著租來的自排新車,此時車正行走於秋名山上的下坡山路路段,我卻沒有機會和膽子來跑側溝,這一段對初次右駕者來說也不太好開。這條路的速限規定是 30 公里,我開這台 TOYOTA Yaris 跑到 60 公里,早就已經超越了台灣女性該有的矜持,在不失去輪胎抓地力的情況下,使出了最大的能耐,儘量將各個轉彎處的速度發揮到最大。
秋名的五連續髮夾彎果然是又窄又急的險峻,車行的確能感受到攻略這條山道的難度。實在無法想像有人可以在這種彎道上進行高速甩尾,秋名 AE86 的不敗神話終究只是個傳說。而且在現實中,當地政府為防止飆車族慕名利用這幾條山路危險駕駛,而影響一般用路人的安全,在這些山路敷設了跳動路面等裝置防制飆車。我真的是太入戲了,按快門的手大概比操控方向盤的手還要忙碌,不過要拍到完整的髮夾彎真的很困難,不管焦距怎麼調,距離都還是太近,彎道的弧度根本拍不出來,在第一和第二個彎道都嚐試失敗後,我們決定不再堅持拍彎道。
出了五連髮夾彎,接下來的路段,是一段較長的直線路段。通過了秋名山下坡中最筆直的高速路段,然後在「伊香保榛名口」停車。這裡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停車場,但對頭文字D迷來說,卻是意義非凡,因為這個地方正是秋名下坡賽道的終點。下了車在附近站了一會兒,回味剛才體驗的秋名下坡道,感覺像是做了一場不真實的夢。沉殿一下自己太過激動的情緒,決定繼續往榛名湖、榛名富士、和榛名神社前進。
《飄移解構》
《頭文字D》中的《頭文字》代表字首,『D』代表「飄移」(drifting),即台灣賽車界熟悉的「甩尾」技巧,是一種使車子重心滑離正軌,形成車尾擺動的拐彎駕駛技術。駕駛者在彎路時急速煞車,導致車尾呈失控性擺動,令四輪在路面滑行,但前輪仍然指向彎角或前行,這樣汽車便能以較快的速度拐過彎角。 飄移共分九種,計有「煞車」、「拖波」、「打滑」、「越野」、「彈道」、「尾煞」、「急慢」、「手掣」及「側向」。
《秋名山攻略》
《頭文字D》的故事取材自日本關東地區(包括東京、橫濱、箱根) 內的群馬縣,從東京乘火車約需三小時。漫畫中的拓海每天送豆腐必定經過的秋名山,在現實中名為榛名山,是座高約 1,411公尺的火山,現已成為一群《頭文字D》漫畫迷朝聖的熱點。
秋名下坡道是《頭文字D》中最著名的比賽場地。而五個連續的發夾彎,更是人所共知的險關。真正的榛名山亦以彎多路窄聞名,其中包括兩段連續四個及兩個的發夾彎。由於兩段彎路密度很高,駕駛技術略差的車手絕對難以應付。榛名山路沿途亦會找到下坡道比賽的起點給水塔,及拓海賽車致勝的秘技─路邊溝渠。這些漫畫中一幕幕的經典場面,在《頭文字Dの旅》秋名下坡賽道中都能一一重現。
官方網站:伊香保一冨士ホームページ http://www.ikaho-ichifuji.jp/。
參考網站:渋川市観光協会 http://www2.wind.ne.jp/heso/index.html。
參考地點:詳しい地図で見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