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北歐 (瑞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北歐 (瑞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丹麥:安徒生的童話王國】《結語》




丹麥:安徒生的童話王國】《結語》

丹麥王國位於北歐,並與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組成丹麥聯合王國。丹麥領土包括日德蘭半島、菲因島和西蘭島及附近島嶼。丹麥三面環海,北部隔大西洋北海和波羅的海與瑞典和挪威相望,南部與德國接壤。由於相近的語言、文化和歷史,丹麥、挪威和瑞典被合稱為斯堪地那維亞國家。

丹麥北面隔海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相望,西濱北海,東以松德 (The Sund) 海峽與瑞典為界,南方則與德國相連,為斯堪的那維亞半島進入歐陸之門戶,及東歐通往西歐之孔道,其地理位置頗為重要。全境地勢平坦,最高點僅為 170 公尺,土壤肥沃適宜農牧,向來為歐洲重要農業國之一。

大多數丹麥語詞彙都是從古北歐語中演變過來,很多新的詞彙都是古老詞彙變化和組合而成。丹麥語詞彙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低地德語。後來,高地德語、法語和英語對丹麥語的影響超越了低地德語。由於英語和丹麥語同屬於日爾曼語族,因此這兩種語言中相似的詞彙很多。

首都哥本哈根並不大,重要景點基本上用走路都可以到,或是租腳踏車體驗一下自行車道王國是如何也不賴,作為新手來說並不是個困難挑戰。即便是在哥本哈根,也沒有什麼令人讚嘆驚奇的景點,很多人去看個小美人魚一下就能交差了事了。

出門在外最怕的便是偷拐搶騙,儘管這裡不及其他國家的名氣響亮及美麗,但能從容自在的在街上隨意逛逛真的很重要啊!丹麥人的英文程度都普遍好,可以立馬切換英文的速度會讓人驚豔不已,路上標示也幾乎都有英文。

丹麥雖小但不會太無聊,所以沒有要去拜訪樂高樂園和安徒生的話,基本上在哥本哈根停留兩三天就算多了。北歐的消費高到眾所皆知,丹麥算是北歐國家第一貴,重點是還不用歐元!不過丹麥平價連鎖超市很多,而且都從早上七八點開到晚上十點!再忙也不怕餓死囉!而且裡面都有很多麵包和好吃的熟食,隨便就能打發一餐很不錯。

這段期間讓熱愛旅遊的我們,足跡踏遍了哥本哈根、新堡、斯文堡、歐登塞,體驗了丹麥這片土地上的人文風情、自然美景和建築文化。期望從這一段人生中特殊又難忘的美好時光中觀察到的丹麥風情,分享給所有網友。



《丹麥行旅圖》

丹麥行旅圖:按我放大

斯德哥爾摩遊記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位於波羅的海和馬拉爾湖 Malaren 之間,是一個美麗的水上都市,素有北歐威尼斯之稱。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名字的由來是包含了二個字根: stock是『圓木』的意思;holm是『島嶼』的意思。


【斯德哥爾摩遊記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一個可以同時兼具有大都會與小鎮魅力的城市。斯德哥爾摩位於波羅的海和馬拉爾湖 Malaren之間,是一個美麗的水上都市,素有北歐威尼斯之稱。水的存在對於斯德哥爾摩來說至關重要,它是世界上第二多平均擁有船隻數字的城市,僅次於紐西蘭的奧克蘭。斯德哥爾摩位在二萬四千多個島嶼組成的阿基貝拉哥群島的最深處,建於十三世紀,也是經濟、政治、觀光和文化的中心。在斯德哥爾摩,人們能發現許多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博物館、來自全世界各地美食的餐館服務、以及終年不斷富有文化內涵的生活。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名字的由來是包含了二個字根: stock 是『圓木』的意思;holm 是『島嶼』的意思。斯德哥爾摩於西元 1250 年還是斯塔丹島上的一個小鎮,當時因受到海盜侵擾,人們便在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城堡,並在水中設置圓木柵欄,以便抵御外敵。於是當地人稱這些在水中設置圓木柵欄的小島命名為斯德哥爾摩,至今在城內還可以找到具有中世紀特色的不規則的街道。斯德哥爾摩由十四個島嶼組成,因此若由高地俯瞰,只見島嶼和島嶼之間以橋樑相接,這些橋樑和縱橫密佈的運河,把斯德哥爾摩串成海上璇宮。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附近,有很多島嶼、岩礁和礁石散落在波羅的海的海面上,構成了歐洲最美麗的沿海景區之一。斯德哥爾摩壯觀的群島最好的體驗是坐小渡輪在夏天巡航,從一個海島跳到另一個海島。在這些島嶼中,只有一百五十個左右的小島常年住人。在冬季,波羅的海被冰封,斯德哥爾摩群島的大部分時間是覆蓋著二十公分左右厚的冰層;到了夏季,島上居住的人口會急劇增多。這些人都是為了體會斯德哥爾摩外海阿基貝拉哥群島獨特的夏日風情。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visitstockholm.com/en/。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Stockholm。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1941。














斯德哥爾摩遊記 阿蘭德國際機場


由阿蘭德國際機場去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高速列車 (Arlanda Express)。


 


由阿蘭德國際機場去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機場巴士 (Flygbussarna)。


 


阿蘭德國際機場一角。

 

【斯德哥爾摩遊記 阿蘭德國際機場】

阿蘭德機場是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門戶,距離斯德哥爾摩市區約 70 公里。斯德哥爾摩機場附近皆是森林,前往斯德哥爾摩,在飛機即將降落時,千萬不要錯過一覽北歐森林景色的機會。盡管這還只是北歐森林的一個縮影,但這片綠卻也足以令人心況神怡。

出關後由阿蘭德 (Arlanda) 國際機場去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有高速列車 (Arlanda Express) 和機場巴士 (Flygbussarna) 可供選擇,前者票價 220 克朗,行程 20 分鐘﹔後者 90 克朗,耗時 40 分鐘。兩者如果買來回票的話都有九五折的優惠。如果是『好野人』﹝台語:有錢人﹞的話,建議一定要體驗一下那比飛機都豪華、舒適的高速鐵路。

先別急著買票,別忘了還沒有兌換瑞典幣 (Svenska kronor) 呢。西元2003年瑞典公投反對使用歐元,所以到瑞典那個瑞典幣 (單數 Krona;複數 Kronor;中譯克朗) 是一定要換的啦,不過在台灣可能會不好換,就在台灣全部換歐元,到了瑞典再換瑞典幣 (克朗) 就行了。在機場內,『Forex』是幾乎統一了瑞典的換匯機構,匯率合理,每次換匯的手續費是20克朗。("kr"是瑞典克朗的標號,相當于美元的"$"。)瑞典紙幣最小面值是 20 kr,10 kr 是厚實的金黃色硬幣。不過在台灣全部換歐元,到了瑞典再換瑞典幣,這樣換匯二次的匯率,無論怎麼算都會比刷卡要貴 (刷卡是直接換匯一次) ,所以能刷卡還是給它用力刷比較划算。

如果是要搭乘高速鐵路的話,在機場出口廳去往地下火車站的通道上,有兩台大型黃色自動售票機,這就是高速列車的售票處。瑞典已經實現了長途鐵路運輸的無人售票,這條線路自然也不例外,你要習慣去使用它們。在這台機器上有多種語言可供選擇,但比較遺憾,沒有中文。一切都選妥後,放心地把錢送進去,票立刻就會出來。上車前不會有人驗票,但車上會有人為少數外國人補票,補票當然要比一般票貴得多。從機場到中央車站 (Stockholm Central),這一段短短二十分鐘(一分鐘都不多)的高速鐵路旅程,這趟高速列車絕對夠現代化,定然令你咋舌,因為它是全世界最豪華的鐵路路線之一。

如果妳和我一樣,只是一般平民小百姓,省點錢坐巴士也可以到市中心。到市中心 (city centrum) 的巴士車票可以在機場的 information 處購買,車班很多,大約是十到十五分鐘一班。除了市中心外,斯德哥爾摩其他若干地點也有機場巴士可以到達。不過票價都是一樣的價錢,單程 90 克朗,來回票 170 克朗,學生及小朋友另有優待。

瑞典是一個森林覆蓋率很高的國家,從斯德哥爾摩機場到市中心的道路幾乎就是一條林間公路。輾轉於斯德哥爾摩機場附近的幾座衛星城市,更是讓人驚異于都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都市的完美融合,有時甚至對從原始到現代、從現代到原始的陡然突變,卻不會令人感到突兀。

瑞典也是一個現代工業高度發展的國度,我們所熟知的 Errison、VOLVO、SABA 等等都是瑞典人引以為自豪的著名品牌。在綠樹掩映之中,一片片綠油油的草坪上,藏著一棟棟這些跨國公司漂亮的廠房。是什麼造就了這種和諧?特別是當我們知道,瑞典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發展到今天的高福利國家,僅僅花費了一百年的歷程時,更是感到驚訝。

其實瑞典民族是一個酷愛大自然的民族,他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同時也沒有忘記保護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森林和湖泊。而他們熱愛大自然的天性,也可以從他們熱愛體育運動中得到印證。瑞典人大多喜好旅遊的,瑞典也是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瑞典的受薪階級每年享受五周的法定給薪假期,並且利用閒暇的時間,紛紛到國外去旅遊。平時閒暇之餘也會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並到海邊湖泊去遊泳、泛舟、以及垂釣。

瑞典人十分珍惜生命和熱愛大自然,大自然賜給瑞典人民的一切,也都被瑞典政府精心的保護著。路邊看不到我們熟悉的電線桿和通訊的電力設備,瑞典所有的電纜都被埋在地面下,就連大片的莊稼也是依隨著原來的地形生長,盡量不去破壞原來的生態。瑞典對其生態和環境是這樣的用心,而瑞典政府更加寶貝的瑞典人民,對其精心呵護的程度,那就不言而喻了。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arlanda.se/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Stockholm-Arlanda_Airport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43045/Stockholm-Arlanda-Airport

 

 

斯德哥爾摩遊記 林格倫作品人物主題公園


六月坡(Junibacken),這裡是根據瑞典著名童話作家阿斯特麗.林格倫(Astrid Lindgren),其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環境而建造的樂園。

 


在這裡,有皮皮做的雪房子,艾米爾愛待的木工屋,還有他那幾百個可愛的木頭小人兒。

 


進入童話世界,我們如身臨其境,面前一會兒一個童話故事的真情實景,充滿情趣,有的驚險,有的刺激,有的幽默,有的歡樂,引人入勝。

 


林格倫作品人物主題公園座落在濃鬱的樹林裡,公園裡面有林格倫的塑像。

 


長著火紅頭發,梳著兩條硬梆梆的大辮子,臉上長著很多雀斑、大嘴巴、藍上衣,但因藍布不夠又加了一些紅布條、一只長襪子棕色、一只長襪子黑色、穿的鞋比腳大一倍的皮皮。

 

【林格倫作品人物主題公園

六月坡(Junibacken),這裡是根據瑞典著名的童話作家阿斯特麗.林格倫(Astrid Lindgren),其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環境而建的樂園。這裡的童話樂園充滿著歡笑和遊戲,湖邊有一幢很大的房子,裡面是完全根據童話原著的內容所建造的遊戲城堡。在這裡老少咸宜的樂園裡,有皮皮做的雪房子,艾米爾愛待的木工屋,還有他那幾百個可愛的木頭小人兒。當然,最值得一看的,還是林格倫的紀念館。

林格倫出生在瑞典斯莫蘭省一個農民家裡。1920 年代到首都斯德哥爾摩求學,畢業後她作過兩年秘書工作,1945 年,以《長襪子皮皮》出版成功步入兒童文學創作領域,在 1946 年至 1970 年的將近四分之一世紀長的時間,擔任拉米和舍格倫出版公司兒童部主編。林格倫著有八十八部作品,對創造瑞典兒童文學的黃金時代做出了巨大貢獻。林格倫作品也被翻譯成八十種文字,總發行量超過一億三千多萬冊,以林格倫作品為藍本拍成的電影及電視劇高達四十餘部。

1941 年,林格倫七歲的女兒卡琳因肺炎住院,女兒請守在床邊的林格倫每天晚上講故事,有一天林格倫實在不知道講什麼好了,就問女兒要聽什麼故事,女兒就隨口說:『講長襪子皮皮的故事。』就是女兒這一瞬間想出來的名字,林格倫講了一個奇怪小姑娘皮皮的故事,先是講給自己的女兒聽,後來鄰居的小孩也來聽。看到孩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林格倫就在 1944 年,也就是卡琳十歲的時後,把長襪子皮皮的故事寫出來,作為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後來林格倫把稿子寄給當時瑞典最大的出版公司,伯尼爾出版公司,結果卻被退稿回來,這次的退稿後來也成為伯尼爾出版公司最後悔的大失誤。1945 年,林格倫對故事作了一些修改後,以此參加拉米和舍格倫出版公司所舉辦的兒童書籍比賽,《長襪子皮皮》獲得一等獎,林格倫也從此一舉成名,並與拉米和舍格倫出版公司,結下了長期合作的不解之緣。

我們來到斯德哥爾摩,拜訪這座與林格倫童心緊緊相連的林格倫作品人物主題公園。林格倫作品人物主題公園座落在濃鬱的樹林裡,公園裡面有林格倫生平簡介、林格倫圖書、以及兒童的遊樂場所。最令人驚喜的是,主題公園有一個以林格倫作品內容為主的童話世界。進入童話世界,我們如身臨其境,面對彷彿童話故事中的真情實景,充滿情趣,有的驚險,有的刺激,有的幽默,有的歡樂,引人入勝。

即使回到台灣,每當我看到那個長著火紅頭發,梳著兩條硬梆梆的大辮子,臉上長著很多雀斑、大嘴巴、藍上衣,但因藍布不夠又加了一些紅布條、一只長襪子棕色、一只長襪子黑色、穿的鞋比腳大一倍的皮皮(Pippi)時,就會想起童話世界的場景,嘴角也不禁會灣起一抹的微笑。

官方網站:http://www.junibacken.se/
參考網站:http://sv.wikipedia.org/wiki/Junibacken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1006457/Junibacken

 

 

斯德哥爾摩遊記 柏金斯植物園 (Bergius Herbarium)


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隸屬於瑞典皇家科學院的 Bergius 基金會。此為愛德華•安德生研究中心。

 


維多利亞溫室外觀,內有許多珍奇的水生動植物。

 


維多利亞溫室內一景,可以看到展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水上睡蓮。

 


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內花園一角,花壇錦簇。近處為黑色鬱金香。

 


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內也有日式庭園造景,在遙遠的北歐倒也算別具特色。

 

 

【斯德哥爾摩遊記 柏金斯植物園 (Bergius Herbarium)】

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隸屬於瑞典皇家科學院的 Bergius 基金會。植物園最初設置的緣由是因為 Peter Jonas Bergius 教授 (1730-1790) 蒐集了許多的植物,而為了加強對這些珍奇植物的認識,並且提供展出及研究的場地,於是在斯德哥爾摩大學西北角藥理學院的位置,設立了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

Bergius 是林奈(Linnaeus)的門徒,並且也是一位熱忱的植物學家,專門研究海角植物群。像許多著名的林奈(Linnaeus)門徒一樣,Bergius 從許多其它植物學家那裡得到各式各樣珍奇的植物,其中 Michael Grubb,他是一位東印度群島的植物研究者,對 Bergius 的植物蒐集助益匪淺。在 Bergius 過世以後,由 Olof Swartz 以及 Emanuel Wikström 增加了更多植物的收藏。其他還有 F. Hasselquist、 P. Kalm、J. G. König、C. Linnaeus、P. Löfling、P. Osbeck、P. S. Pallas、D. Solander、P. Sonnerat、O. P. Swartz、A. Thouin、以及 C. P. Thunberg 等等各位教授,對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的收藏提供了許多重大的貢獻。

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在 18 世紀時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園,有超過一萬七千種物種的植物保存在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裡。除了各類植物的收藏以外,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也在進行斯堪的納維亞血統的植物栽培,只可惜這些植物只對特別的科學家開放參觀。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也是植物愛好者和植物學家的黃金國度,著名的維多利亞溫室裡,展示著世界上最大的水上睡蓮。在艾德華‧安德森研究中心,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欣賞世界各地,從南美到地中海的各種熱帶植物。使用斯德哥爾摩卡可以免費參觀柏金斯植物園(Bergius Herbarium)。

《 附錄:卡爾‧林奈 》

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é,或Carolus Linnaeus,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出生於有北歐花園之稱的斯堪尼 (Skane),是一個瑞典的自然生物學家,他奠定了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基礎。

一開始林奈的父母打算讓他,如他父親和外公做教士,他對此不感興趣,小時候的林奈學校成績相當差,雖然他在生物學的成績有傑出的表現,但因為其他科目不及格,而遭到學校退學。林奈對於小時候上學的印象是:「處罰,不斷地被處罰,教室是最令人坐立難安的地方,如果能夠有所教室,是在森林中漫步,是在小草中打滾,不知道有多好?」他對植物學感興趣。他在這方面的知識引起了當地一個醫生的注意。他將林奈送到隆德大學。一年後林奈轉入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1739年他與一個醫生的女兒結婚。兩年後他在烏普薩拉大學獲得一個醫學教授職位,但他很快就將這個職位換成了一個植物學教授職位。他繼續他對分類學的研究,並將它擴展到動物界和礦物上。雖然他對礦物的分類今天看起來很奇怪,但當時對林奈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對自然分類的方法。1741年瑞典國王頒布:林奈為全世界第一位專教植物學的教授。1775年林奈被封為騎士。

《 附錄:林奈氏分類系統 》

林奈身處的世紀,也正是歐洲的大航海世紀,許多航海歸來的生物學家和博物學家帶回世界各地的動植物,並用自己的喜好為之命名,造成一物多名,或同名的生物並非同種的混亂現象。林奈在烏普薩拉大學其間,發現花的花粉囊和雌蕊可以被作為植物分類的基礎。他將此發現寫成一篇短論文。這個發現為他提供了一個非常教授的職位。1732年烏普薩拉科學院資助他去瑞典北部的拉布蘭考察。到那個時候為止,歐洲人對拉布蘭還一無所知,在這4600英里的土地上,林奈發現100多種新種植物,1737年林奈將他對拉布蘭植物世界的考察寫成一本書發表,在這本書中,林奈首次發表了以植物生殖器官進行分類的方法。

1753年林奈發表「植物種誌」(Species Plantarum),採用二名法,以拉丁文來為生物命名,其中第一個名字是屬的名字,第二個是種的名字,屬名為名詞,種名為形容詞,形容些物種的特性,或可加上發現者的名字,以紀念這位發現者,也有負責的意思。林奈用這種方法幫植物命名,後來他也用同樣的方法為動物命名,此種命名法也一直延用至今。

此後林奈開始了他對歐洲大陸的科學訪問。在荷蘭時他第一次將他的分類學手稿《Systema Naturae》給別人看。其中他放棄了過去混淆不清的命名法,引進了一直沿用至今的雙名法如「Homo sapiens」,屬以上的分類也被給予清晰的定義。

在命名時他使用清晰的描寫,比如他稱人為「Homo sapiens」,有意識的人。但他也命名了另一個人種:「Homo troglodytes」或「Home nocturnus」,山洞人或夜人。估計他用此來命名當時剛剛被發現的大猩猩。哺乳動物被他按這種動物最特別的器官,母動物的乳房,命名為「Mammalia」。

林奈曾說:「從未有人像我一樣將科學轉型。」林奈的植物園至今仍在烏普薩拉陳列展示,由世界各地時常會湧入許多植物學家及遊客來參觀及研究。

官方網站:http://www.bergianska.se/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Bergian_Garden_of_Stockholm_University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875114/cn/

 

 

斯德哥爾摩遊記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電車在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停留後,會繞著義大利領事館一圈,然後連上回程的軌道。

 


下電車後順著路標沿湖岸走,前往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路程約五分鐘。

 


搭乘 47 路公車也可以到達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此處原來是尤金王子  (1865-1947) 的住宅。美術館的主要結構包括了兩個部分:右側是像城堡的主建築,左側則是提供展示的展覽館。

 


換一個角度,由湖對岸遠眺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展覽館側面。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莊園位於美麗的 Djurgården,此地最著名的就是為數眾多的老橡樹。

 


王子生前熱愛庭院,並且在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佈置了美麗的莊園。莊園裡陳設了一些由法國及瑞典藝術家所創作的雕塑,這些藝術家包括著名的Auguste Rodin、Antoine Bourdelle、和 Carl Milles。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莊園,另外也有一些羅馬和希臘雕塑的複製品。

 

 

【斯德哥爾摩遊記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我們在市中心坐電車前往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去的時候,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不久之後,就轉成豆大的雨滴。寒風驟雨,夾帶著來自北極海的水氣,趕快跑到 Seven-Eleven 買杯熱咖啡來喝,才稍微去除了一點寒意。好不容易坐上了電車,來到終點站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電車在此終點站停留後,會繞著義大利領事館一圈,然後連上回程的軌道。

『Waldemarsudde』是瑞典文福沃契岬 (英語:Cape of Waldemar) 的意思,福沃契是德文姓氏,所以『Waldemarsudde』顧名思義是德國人福沃契所發現的岬角。『Waldemarsudde』美術館,原來是尤金王子 (Prince Eugen;AD 1865-1947) 的住宅,「尤金王子」是在瑞典皇室裡非常有名的藝術家皇族。1865 年出生於皇后島皇宮的尤金王子,原本只是在 Djurgården 此地避暑渡假與作畫,由於環境實在太美了,王子於 1900 年買下整片地產,從此得以在此悠閒的畫畫並安享天年,1947 年逝世後,依據他生前的意願,將這裡捐給斯德哥爾摩市政府,改收歸為市政府所有。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的主要結構包括了兩個部分:像城堡的主建築及提供展示的展覽館。美術館由瑞典建築師 Ferdinand Boberg 設計,主建築於 1905 年完成,爾後又增建展覽館的部分並於 1913 年落成。原始的莊園其實包括一個老議事廳和一個老磨房,兩個建築均建於 18 世紀80 年代。在展覽館的一樓,原來是作為王子的起居室,之前王子日常起居的裝設目前均被保留而未做改變。在美術館的二樓,原來室王子的工作室,被使用作為臨時展覽,或做為王子所彙集美術品的陳列室之用。

在市政廳內也有尤金王子的手蹤,因為王子是他那個世代瑞典最著名的風景畫畫家之一。而他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Molnet 』(雲彩) 以及『Det gamla slottet』 (老城堡),同時也是在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收藏品中公認絕妙的佳作。「尤金王子」(Prince Eugen) 也是著名的藝術收藏家,是被瑞典 19 世紀中最首要藝術彙集的推手。

在瑞典,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是最常被參觀的美術館之一,此地最著名的就是為數眾多的老橡樹。並且在 尤金王子美術館 (Prins Eugens Waldemarsudde) 佈置了美麗的莊園。莊園裡陳設了一些由法國及瑞典藝術家所創作的雕塑,這些藝術家包括著名的 Auguste Rodin、Antoine Bourdelle、和 Carl Milles。另外也有一些羅馬和希臘雕塑的複製品,包括一個原來在羅浮宮所熔鑄的勝利女神像。

官方網站:http://www.waldemarsudde.se/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Waldemarsudde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626465/Prins-Eugens-Waldemarsudde

 

 

斯德哥爾摩遊記 皇后島 (Drottningholm)


『Drottningholm』在瑞典語中就是皇后島的意思。從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前乘坐蒸汽船,西行約一小時的時間,就會到達風景如畫的皇后島。

 


從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區,坐綠線地鐵到 Brommaplan 站下,在那兒換搭 301 或 323 路公車,均可到達皇后島。

 


皇后島『Drottningholm』門前有著邁步巡邏皇家衛兵,另外大炮也放置於戶外,在在提示著這裡仍是皇家重地。

 


皇后島『Drottningholm』圍繞王宮的中心花園,它是小尼克德姆斯受到法國園林的啟發而設計建造的,那獨特的種植和灌溉系統使園裡的植物,在經歷了北歐的嚴寒後仍能生氣盎然。

 


色彩絢麗的建築,有著粉紅色的外牆,翠綠的琉璃瓦頂,還有鮮黃色門梁和裝飾,充滿東方情調的造型,這就是皇后島的中國樓。

 


皇后島劇院是世界上保護最完好的巴洛克風格的劇場之一,這座歌劇院,是由路易莎王后召集了著名科學家在 1764 年開始設計建造,結構精巧。

 


由中國亭走回英國庭園旁,道路兩旁是更高大挺拔的大樹,整齊地圍繞在巴洛克中心花園周圍。

 


18 世紀末,路易莎王后的兒子-古斯塔夫三世又在旁邊建造了浪漫的英國花園。

 

 

【斯德哥爾摩遊記 皇后島 (Drottningholm)       

我們從市政廳門前的 Stadshuskajen 碼頭,坐蒸汽船一路穿過馬拉倫湖 (Lake Mälaren),到達斯德哥爾摩西郊的皇后島 (Drottningholm) 碼頭。『(Drottningholm』在瑞典語中就是皇后島的意思,從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門前坐蒸汽船,西行約一小時,就到了風景如畫的皇后島。沿 Melaren 湖觀景,可以看見湖中白鷗點點,野鴨成群,湖水湛藍,對岸樹影依稀,林屋幽雅,置身其中,宛若仙境。皇后島 (Drottningholm) 是瑞典帝國時代最經典的建築遺產,至今仍然是王室居住的地方。皇后島 (Drottningholm) 有著太多的特點,而且在一年四季中變換著不同的容顏。

瑞典現在的王室一家在皇后島 (Drottningholm) 這裡已經居住了二十多年,王宮裡絕大部分的地區仍然對外開放。門前有著邁步巡邏皇家衛兵,另外大炮前的皇家衛兵也筆直著站哨,在在提示著這裡仍是皇家的重地。在瑞典這個已經經歷了幾百年和平的國家,象徵國家的王室,其實並不需要太多重重的保護,普通百姓其實可以在國慶慶典中與國王及王后親近。皇家平民化的生活,拉近了他們和瑞典一般平民的距離,也提高了他們在瑞典百姓中的威望。

皇后島 (Drottningholm) 王宮內部的裝飾十分華麗,兼具巴洛克風格以及和洛可可風格。這座王宮最早是由約翰三世 (John III of Sweden),在16世紀後期 1580年,為他心愛的王后卡特林娜 (Katarina Jagellonica) 所建造的夏宮,因為坐落在馬拉倫湖 (Lake Mälaren) 中的雷文島 (island Lovön) 上,因此又名為皇后島。可惜在 1661 年,一場大火將這所宮殿化為灰燼。第二年 1662 年,當時的皇太后,也就是瑞典歷史上著名的赫德維格 (Hedwig Eleonora),在原址重建皇后島 (Drottningholm) ,以作為自己的居住地。

當年的瑞典為國王卡爾十一世 (Charles XI of Sweden) 在位其間,在皇太后赫德維格 (Hedwig Eleonora) 的攝政統治下,還算是歐洲最強大的陸權國家之一,所以皇太后任命那個年代最有名的建築師尼克德姆斯 (Nicodemus Tessin the Elder) 來設計,以求新王宮能建得雄偉豪華,以和皇太后的身份相匹配。王宮的建造過程經歷了近40年,由尼克德姆斯父子(Nicodemus Tessin the Elder & Nicodemus Tessin the Younger) 共同設計完成。 

國王卡爾十一世 (Charles XI of Sweden) 畫廊,展現的是濃郁的洛可可風格。那是因為西元 1744 年普魯士公主路易莎 (Louisa Ulrika of Prussia) 同瑞典王儲阿道夫‧佛德瑞克 (Adolf Frederick of Sweden) 結婚,皇后島 (Drottningholm) 王宮成了王室送給路易莎的禮物。路易莎作為女主人的那段時期是皇后島 (Drottningholm) 王宮最輝煌的年代。皇后島 (Drottningholm) 依照她的喜好,內部重新作了許多裝修,增加了很多洛可可風格的裝飾。路易莎還召集了眾多當年傑出的科學家,幫助她建立一座圖書館,如今這些保存完好的圖書,已經成為瑞典近代科學史的寶庫。

皇后島 (Drottningholm) 圍繞王宮的巴洛克花園,是小尼克德姆斯 (Nicodemus Tessin the Younger) 受到法國園林的啟發,而設計建造的花園。巴洛克花園獨特的種植和灌溉系統,使莊園裡的植物在北歐的嚴寒下依然能夠生氣盎然。花園裡有不少精心設計的噴泉和青銅雕像,這些青銅雕塑大多出自北歐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雕塑家亞德里安‧德維斯 (Adrian de Vries) 之手。另外有不少是瑞典強盛時期,從布拉格和丹麥王宮帶回的戰利品。這個充滿皇家氣派的巴洛克花園,深受歷代瑞典王室的喜愛, 並且不斷向周邊擴展,18 世紀末,路易莎王后的兒子,古斯塔夫三世 (Gustav III of Sweden) 又在中心花園旁邊,建造了浪漫的英國花園。

隨著花園的小徑,一直走到了皇后島 (Drottningholm) 小山後面,有一座色彩絢麗的房子。有著粉紅色的外牆,翠綠的琉璃瓦頂,還有鮮黃色門梁和裝飾,充滿東方情調的造型在歐式園林中特別可愛,這就是聞名的中國樓與中國亭。1753 年,國王阿道夫‧佛德瑞克 (Adolf Frederick of Sweden) 為了給王后路易莎 (Louisa Ulrika of Prussia) 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絞盡腦汁。在當時 18 世紀的瑞典,中國的青花瓷器格外受到喜愛,東亞風格也成了上流社會特別流行的時尚。於是國王在後山悄悄地建了這座融合洛可可與東亞風格的中國樓及中國亭。王后對中國樓一見鐘情,中國樓不僅外形獨特,內部更是瑞典特色的洛可可裝飾的經典之作,也因此深受王室和來訪者的喜愛。

皇后島 (Drottningholm) 上的皇后島劇院,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巴洛克風格劇場之一。這座歌劇院,是由路易莎王后 (Louisa Ulrika of Prussia) 召集了歐洲著名的設計師,在 1764 年開始設計建造。然而結構精巧的劇場,是在 1777 年古斯塔夫三世繼承了皇后島王宮之後,到達顛峰的黃金時代。他去世之後,劇場演出也隨之中斷,而且逐漸被人遺忘。直到 1920 年代,才被瑞典王室重新重視並且予以整修。雖然被廢棄了一百多年,但劇場復雜的建築結構卻依然保存完好,著名瑞典導演柏格曼的電影『魔笛』就是在這裡所拍攝的。

融合華麗的王宮,綜合歐洲各國風格的皇家花園,東西合壁的中國樓、和古老的歌劇院等各項元素,使得皇后島 (Drottningholm) 成為瑞典在 18 世紀最典型代表的王室建築。因此在 1991 年,皇后島 (Drottningholm) 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個選定的瑞典世界文化遺產。

官方網站:http://www.royalcourt.se/royalcourt/theroyalpalaces/drottningholmpalace.4.396160511584257f218000368.html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Drottningholm_Palace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47953/Drottningholm-Palace

 

 

斯德哥爾摩遊記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


由馬拉湖對岸遠眺Djurgarden島上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內展出的灰熊。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內展出的麋鹿。

 


在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參觀房子和農村時,接待的是穿上傳統服飾的瑞典人。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內一角,花壇錦簇。

 


有約 150 座古老房屋、農家、教會等建築物,從瑞典的各個角落,相繼遷至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

 


為防止春季融雪所導致的洪水氾濫,有些鄰近河川的人家,會在樁柱上架設房屋。這種把居住面架高的房屋,同時具有防潮的功能。

 


冰雪建築中,首先遇到的就是房子承受雪壓的問題。在積雪區,有時一個晚上就會降下一米厚的雪,如房上的積雪陳積下來,到春天時,積雪越積越重,可使房屋承受每平方公尺好幾噸的重量。而且雪不像雨會從高處向低處迅速流下。因此,冰雪建築的房頂往往斜度很大,有些就是尖斜屋頂。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開放式博物館,也是一座動物園,於1891年創建。戶外博物館在英國是『Open-Air Museum』,在美國是『Outdoor Museum』,在德國是『Freilichmuseum』,在荷蘭用了世界上最初的戶外博物園『斯勘森』 (Skansen) 的名字,斯勘森在其他東歐國家也是表示戶外博物園的意思。斯勘森 (Skansen) 的主旨是展示瑞典人在不同地區不同時候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斯勘森 (Skansen) 博物館也的確從多種角度向人們展示昔日瑞典民俗生活。

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占地三十餘公頃,位於 Djurgarden 島上。Djurgarden 島在 16 至 18 世紀是皇族狩獵的地方,由兩個公園組成,夏天是游泳的好去處,冬天則屬於溜冰的天堂。島上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博物館,還有老少咸宜的遊樂場。有約一百五十座古老房屋、農家、教會等建築物從瑞典的各個角落相繼遷至此處,從小鎮,農場到風車,根據瑞典不同民族區域來作劃分。在此可看到瑞典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工作情況,可以說是一個生活博物館。和其他民族村比起來,這座開放式博物館少了些商業味道,而且數百年前瑞典人的生活方式,在這裡被演繹得十分熱誠且真實。

在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參觀房子和農村時,接待的是穿上傳統服飾的瑞典人。他們在村庄里繼續著傳統活動─陶瓷製作,傳統遊戲,木工廠,吹玻璃,歌舞表演,糕餅製作,參觀者都能體驗其中樂趣。這種回到過去的風味,還顯露在園內每一處接待解說人員身上的衣著上:白色圍裙,素白的衣帽,或者腰間繫串鑰匙,或者當真在屋外餵食雞鴨及小豬,真彷彿置身於 18 及 19 世紀。 每年臨近聖誕節前夕,不少地方也舉行聖路西亞節(St. Lucia Day),這個節日原本是紀念一位名叫路西亞的西西里女孩,在羅馬帝國大肆殺戮基督徒時期,她甘願冒生命的危險,將食物和燭光帶給匿藏在黑暗隧道內的基督徒。節日發展至今已逾半個世紀,後來活動發展至延續足足一個月,來頌讚這位象徵光明與希望的聖者,因為節日跨越聖誕節及元旦,氣氛便加倍歡樂和熱鬧。

在各地舉行的「聖路西亞節」中,以北歐的瑞典舉辦得最早和最大型,節日於十二月十三日在斯勘森 (Skansen) 露天民俗博物館舉行,每年重頭戲都集中在一個頭戴蠟燭冠、身穿白袍,裝扮成路西亞模樣的小女孩,帶領眾人遊行的活動上。期間還有表揚路西亞偉大事績話劇,令人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她給予世人的溫暖。節日只是叫人反思,並不是使人悲傷,大家仍然可參與一個接一個的狂歡派對,更可盡情品嘗各式各樣的地道美食。另外瑞典也是著名的水晶玻璃王國,吹玻璃的工藝從 18 世紀開始。但今天,依然用吹管吹玻璃的工廠在瑞典已經不多見了,而在斯堪森的玻璃小坊,實實在在保留著這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據說對於斯德哥爾摩人來說,過聖誕節沒有去過斯堪森的聖誕節市場,這個聖誕節節日就等於沒有過得完整。其中此地的房屋集瑞典各種建築於一身,反映各種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故被稱為瑞典的縮影。在這裏確確實實可以感受瑞典的歷史流金歲月。

官方網站:http://www.skansen.se/
參考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Skansen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61962/Ska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