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島 維多利亞港




【香港 香港島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 (Victoria Harbour) 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由於港闊水深,又是天然良港,被列入「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當夜晚來臨,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兩側滿佈的高樓大廈紛紛亮燈,維多利亞港兩岸相互輝映的燦爛夜景,讓維多利亞港成為世界級的觀光景點。而列入「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太平山夜景,也是眺望著這一片璀璨而得名。

維多利亞港不只是個海港,更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景點。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今天的「亞洲國際都會」,這個天然的深水避風港,功不可沒。今天,維多利亞港內穿梭不絕的貨船、帆船、舢舨以及豪華大郵輪,連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拼湊出一個別具風貌的海上景觀。要感受維多利亞港不同的美,可以試試登上觀光船暢遊其中、或者在維港兩岸的觀景台上觀賞晝夜景色。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早年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奪取香港,便發展其遠期的海上貿易事業,香港殖民地時期隨即展開。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

1841 年,英國佔領香港。清政府與英國簽署《南京條約》後,1861 年 1 月英軍佔領九龍半島,4 月將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為維多利亞港,在此以前,清朝文牘稱為尖沙咀洋面或中門。類似的情況還有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城(今西環至銅鑼灣一帶)和維多利亞山 (Victoria Peak,即太平山) 等。

香港可供發展的平地很少,因此自 1841 年開埠以來,政府多次集中在維多利亞港進行填海工程。1842 年,皇后大道及雲咸街的興建造成大量沙石,為免搬運至其他地區存放,於是直接把沙石推進海港,擴大香港的發展面積。政府 1852 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是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位置在今日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發展維多利亞城。

後來,填海工程由原來的港島西面,及後擴展至整個香港島及九龍,以有利香港發展。中環德輔道、灣仔北、銅鑼灣、尖沙咀東、啟德機場跑道、港澳碼頭、紅磡灣、觀塘工業區、土瓜灣、葵青貨櫃碼頭、荃灣和西九龍等重要發展地方,全都是填海造地得來。

因香港為亞洲的重要港口之一,在 20 世紀初至 1970 年代,造船業亦十分發達。當時,香港擁有亞洲其中兩個最大規模的船塢,分別是位於鰂魚涌,由太古洋行開設的太古船塢,以及位於紅磡的黃埔船塢。船塢僱用的工人數以千計,造船技術和出產船隻的排水量皆與日本齊名。然而,自 1970 年代起,香港的航運業開始衰退,地產業則開始起飛。兩所船塢分別在 1970 年代及 1980 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原址改建成住宅及商場,即今日的太古城與黃埔花園。

香港開埠以後,英國皇家海軍在中環設立海軍基地,其後命名為添馬艦,現時該地段已發展成新政府總部。1990 年代中期,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香港由於是自由補給港,又位於東南亞與遠東航道的中心點,所以在 1997 年香港回歸前,維多利亞港常有英國或美國軍艦停泊,1997年後亦有不少美國軍艦來港補給。艦上官兵留港期間,多到灣仔等地消遣。

維多利亞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港口水域廣闊,平均水深達 12 公尺,海底泥層亦沒有淤泥阻塞,可同時容納上 50 艘萬噸級的大型遠洋輪船。另外,港口東面的鯉魚門和西面的汲水門較窄,加上受九龍半島和香港島的群山所包圍,形成港口四面環山,強風因而為山勢所阻。港內又設有多個天然及人工的港灣與避風塘,足以讓船隻在平日甚至熱帶氣旋來臨時,免受風浪侵襲。此外,由於香港氣候暖和,港口終年不結冰,船隻可自由進出。基於各項優秀條件,香港因而成為優良轉口港。

葵青貨櫃碼頭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葵涌及青衣的醉酒灣,在維多利亞港西北部,是香港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世界最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是新加坡)及華南地區第一大港。1992 年至 2004 年,香港均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葵青貨櫃碼頭佔地龐大,由葵涌、青衣伸延至昂船洲一帶,共有 9 個貨櫃碼頭,24 個泊位,可停泊最大型的貨櫃船。

由於維多利亞港分隔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的交通對香港發展尤其重要。1890 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輪往返維多利亞港兩岸。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維多利亞港的交通設施由原來渡海小輪發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鐵路等現代化設施。

維多利亞港上雖沒有橋樑橫過,但它的底下現時有三條過海行車隧道,分別是 1972 年通車的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1989 年通車的東區海底隧道,以及 1997 年通車的西區海底隧道。

早在 1894 年,香港正興建電車系統之時,香港政府便已經有興建跨海大橋的打算,以連接港島及九龍兩岸。大橋上更包括電車系統,希望跨海大橋能成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物。由於當年興建跨海大橋成本高昂,及影響維多利亞港船隻運行,故計劃擱置。

過海隧道和鐵路未興建前,渡海小輪是往來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唯一交通工具;香港的渡輪事業亦曾一時興盛。最早的渡輪公司是約在 1888 年成立的「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由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 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 創辦,來往尖沙咀與中環。1898 年,九龍倉收購「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把「九龍渡海小輪公司」,易名為「天星小輪公司」。

香港的發展一直側於香港島一邊,但隨著九龍的發展,市民對於港九之間的渡輪需求日漸殷切,20 世紀初期,分別由 16 間小輪公司承辦來往由中環至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地的航線,可是由於太多公司承辦,易生混亂,故港府在 1919 年起,批出專營權予「四約街坊輪船公司」,營辦港九之間的渡輪服務。及至 1924 年 1 月 1 日「四約街坊輪船公司」專營權期限屆滿,由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接辦服務。

此後,有一段長時間大部份航線由油麻地小輪提供服務,主要路線有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中環至佐敦道碼頭、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 年代初期,港島東區至中環的交通十分擠塞,油麻地小輪曾開辦由太古城至中環的非過海渡輪服務,1985 年,地鐵港島綫通車後服務便取消。渡海小輪的服務時間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過海巴士前現前,停航後市民只能等待第 2 天早上過海,又或者乘搭收費較昂貴(約 $15)的「嘩啦嘩啦」電船。

1990 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的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一些碼頭像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一類往昔較繁忙的大型碼頭,在西九龍填海後並沒有重建。今天,除了尖沙咀和觀塘外,九龍區就只剩九龍城碼頭和紅磡碼頭這些沒有鐵路連接的區份設有渡輪服務。

維多利亞港有多個渡輪碼頭、汽車渡輪碼頭及公眾碼頭。有關碼頭主要是提供往返維多利亞港內的航線,而中環碼頭更提供往返維多利亞港至離島的航線,而在北角及觀塘汽車渡輪碼頭仍提供危險品車輛渡輪服務。維多利亞港亦設有一些公眾碼頭供小型駁船、遊艇、觀光船等作上下客服務。亦有小量的補給和貨物轉運。

香港每年夏季時均不時會遭受颱風侵襲,因此,維多利亞港內設有多個避風塘供船隻躲避風雨及停泊,亦有不少經營遊覽維多利亞港以及香港一些離島的船艇,部份更提供娛樂設施和餐飲服務。銅鑼灣避風塘除了是遊艇的停泊點外,也以避風塘菜聞名,以富辛辣及味濃特色的海鮮料理為主,當中的避風塘炒蟹更是香港著名的地道美食之一,昔日的不少食店已「上岸」移到北角至銅鑼灣一帶經營。

位於九龍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是香港目前兩個郵輪碼頭之一。海運大廈於1966年落成,除碼頭外亦設有寫字樓及商場。不少著名郵輪曾在海運大廈停泊,包括曾經是世界最大郵輪的伊利沙白號。

基本上遊客可以從尖沙咀,灣仔和中環的海旁近距離地觀賞維多利亞港,但是大部分遊客一定會說從九龍尖沙咀海旁欣賞維多利亞港是最好的選擇。許多香港的著名景點例如尖沙咀鐘樓,星光大道,香港太空館以及許多購物商場都在維多利亞港岸邊幾步之遙。

尖沙咀天星碼頭位於海港城購物商場,尖沙咀鐘樓和海濱觀景台之間。 天星小輪是香港的一個重要標誌,來到香港一定要乘坐天星小輪橫過維多利亞港。站在尖沙咀天星碼頭附近,可以很容易看到這個歷史性和標誌性的尖沙咀鐘樓。尖沙咀鐘樓是前九龍火車站的一部分。尖沙咀鐘樓旁邊的海濱觀景台,是放鬆休憩和欣賞幻彩詠香江匯演的地方。

沿著維多利亞港海旁漫步,可以欣賞對岸美麗的景色和標誌性的高樓大廈,例如中國銀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HKCEC)(遠看酷似悉尼歌劇院),還有匯豐銀行大廈,高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就是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蝙蝠俠跳下的大廈)。如果天氣清朗,還可能有機會看到太平山頂上的凌霄閣。

從中環碼頭看維多利亞港,雖然沒有了港島的綿延山峰和此起彼伏的摩天大廈,但是卻有香港第一高樓環球貿易大廈 (ICC) ,天際100香港觀景台和 DHL 香港氫氣球。還可以看見對面的天星碼頭,尖沙咀鐘樓,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天文館以及他們背後高高聳立的 K11,北京道 1 號,甚至在天氣好能見度高的時候還能看見旺角的朗豪坊。

而維多利亞港除了讓人目眩神迷的夜景之外,還有相當特別的大型燈光秀「幻彩詠香江」表演。幻彩詠香江是由維多利亞港兩岸 44 座摩天大樓及地標所合作舉行的一個雷射燈光音樂表演,每天晚上八點在維多利亞港的兩岸舉行,約歷時 14 分鐘,整個表演內容包含音樂、燈光及雷射光影等。

在九龍半島的星光大道及香港島的金紫荊廣場,都設有廣播器以播放背景音樂及旁白介紹。星期一、三、五播放英語版,星期二、四、六播放普通話版,星期日則是播放粵語版。

為了不想錯過一天一次的幻彩詠香江,我們在圓方商場吃完晚餐之後,匆匆忙忙搭公車前往尖沙咀去欣賞維多利亞港夜景。一到星光大道一帶,滿滿的人潮已經佔據了整個海濱大道。往港島方向看過去,除了建築物上閃耀的燈光外,就是一顆一顆密密麻麻的人頭了。雖然佔不到一個好位置來欣賞幻彩詠香江,但從人頭跟人頭的縫細中,還是可以撇見港島建築物生動的燈光變化。

表演一開始,廣播會開始一棟一棟建築物唱名,被唱名到的建築物就會隨之亮燈,看表演還可以順便認識一下香港的建築,真是非常的具有教育意味呀!接下來兩岸的建築物就會隨著音樂起舞,以燈光與雷射燦爛整個夜空。

女王對這個表演超級有興趣,還研究起兩岸的建築物,超認真地一棟棟比對。而全部的高樓大廈我們也只認識港島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就是滿佈燈光的中銀大樓,這棟建築可是由建築名師貝聿銘所設計的喔。

看完表演,人群也漸漸散去,沒有了擁擠的人潮,反而更能貼近綺麗的香港夜景。沿著海濱大道往天星小輪碼頭走,微微的海風吹拂在臉上,眼前盡是一片讓人忍不住讚嘆的華麗。放縱自己就這樣沈浸在這五光十色中,雖然只是人工堆砌出來的華麗,還是美得叫人屏息。

離開維多利亞港,繼續往尖沙咀去進行我們的夜景巡禮。香港這座不夜城,夜晚的風情有時比白天還來得誘人,讓人流連忘返。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highlight-attractions/harbour-view/index.jsp
參考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維多利亞港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211293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