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新界 元朗區 屏山鄉 屏山文物徑 (下)




【香港 新界 元朗區 屏山鄉 屏山文物徑 (下)】

本文前接:香港 新界 元朗區 屏山鄉 屏山文物徑 (上)

我們接著來到屏山鄧族文物館。屏山鄧族文物館的開館時間為上午 10:00,而部份古蹟有保安員看守,午飯時段 (13:00 - 14:00),會暫停開放。館內有對文物徑的古蹟有所介紹,看畢後,再回顧文物徑的古蹟,比較有完整的概念。如跟我們一樣,遇上了午飯暫停開放的時段,可先到洪聖宮外的屏夏路吃個午飯,那裡有幾間小吃店可以進食。

文物館位於屏山坑頭村的小山崗 (埔滘山) 上,能俯覽屏山各村落和天水圍西鐵站附近一帶。文物館由舊屏山警署改建而成,是新界現存我其中一所戰前警署,由三座建築物組成。建築物於 1900 年 4 月建成,為清政府與英政府 1898 年 6 月 7 日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和 1899 年 4 月 22 日平定新界鄉民的對英抗爭後,為了控制新界西部而建。

原來建築之主樓為金字塔形的紅色瓦頂,被屏山鄉民認定為破壞屏山三圍六村的『蟹地』 風水,後來改為現在的平頂,平頂山上角,設有瞭望台和槍孔。

建築物曾供香港警務處多個部門使用,包括分區警署、培訓中心、警犬隊及新界北交通部等。 於 2002 年把該地撥與古物古蹟辦事處改為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於 2007 年 4 月 14 日正式開放,文物館分為三部份,分別為屏山鄧族文物館、屏山文物徑展覽室和社區文物展覽室,以便展出不同的展覽。

屏山是新界『五大望族』鄧、彭、侯、文、廖之中,鄧氏之一支的世代居住地。明清時期直至香港開埠之後,新界一帶人文鼎盛、人才輩出。屏山鄧氏一族單是在清代,就出了五位舉人、八位貢生(經考試薦入北京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生員,即『太學生』)。

據香港歷史學者統計,屏山附近的粉嶺龍躍頭鄧氏,清代出武舉人一位、貢生十四位;廈村鄉鄧氏,清代出舉人兩位、貢生三位,晚清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出進士一位。新田鄉文氏,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出進士一位。這些進士之中,還有被拔入翰林院深造的翰林。那是當時天下讀書人精英中的翹楚!

按鄧氏家族世代傳說,屏山鄧氏祖先,是商代封侯於南陽的鄧曼,其後裔有一支遷於江西吉水。北宋崇寧年間(一一○二至一一○六年),吉水鄧符協中進士後,任職廣東陽春縣令,遂遷居東莞岑田村。他是新界所有鄧氏宗族的共同祖先。宋、元之間,鄧符協的曾孫之一鄧元禎,由岑田再遷新界屏山。鄧氏宗祠神龕兩旁對聯中『吉水流芳』、『屏山毓秀』,即追溯這段歷史淵源。

鄧元禎之遷居屏山,令人想到南宋最末兩位皇帝 ─ 年幼的端宗趙罡及其繼承人帝昺(趙昺),在元兵南下、崖山海戰失利後,國破家亡、走投無路之際,帝昺由忠臣陸秀夫背負帝昺,蹈海自盡,在九龍原啟德機場旁留下『宋王臺』。

『楊侯古廟』祭祀的是南宋末年追隨兩位幼主 ─ 端宗趙罡和帝昺的楊亮節。他是死時年僅九歲的端宗的舅舅,隨扈前後兩位小皇帝,顛沛流離來到如今香港境內,曾到過大嶼山、九龍城等處。屏山鄧氏族人敬奉這位志士仁人,特別是在一八九八年當地被英國人租借之後,寄寓了沉痛的家國之思。

文物徑現存古蹟,如聚星樓、社壇、古井、楊侯古廟、覲廷書室、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聖軒公家塾、述卿書室、五桂堂、燕翼堂、清暑軒、洪聖宮等等,也基本是鄧氏祖產;另外還有回歸後在屏山嶺頭『蟹山』上,就原港英時代屏山警署改建的『屏山鄧族文物館』。

當地鄉民有傳說,屏山在風水上屬蟹局,以屏山嶺為元格,左右山巒為輔,呈毛蟹狀。遠望琴台朝山,以青山為旗、雞柏嶺為鼓,前置巨塘,左邊有龍尾坑蜿蜒而至,向右直流至后海灣。並認為這個風水使屏山鄧氏地靈人傑,人才輩出。這幅風水寶地中心『明堂』穴位,正是『鄧氏宗祠』,旁邊則是『愈喬二公祠』。

參觀完文物館肚子也餓了,但這裏賣吃的不多,也不是假日,走到哪兒都是冷冷清清的。女王隨便挑了一家餐廳用餐,走回原路繼續參觀。

洪聖宫,這個就很好找了,就在坑尾村公園後面。洪聖,專稱南海洪聖大王,又稱洪聖爺或赤帝。是中國南方有名的神祇。洪聖原名洪熙,是唐代的廣州刺史,他為官清廉,一袖清風, 致力推廣學習天文地理以惠澤商旅及漁民。洪熙過世後曾被封「洪聖」至宋代則被封為「南海洪聖廣利王」,成為了漁民守護神。

根據廟內匾額記載,廟宇可能是建於清乾隆丁亥(1767年),但有指是建於明代中葉。現存的結構於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而成,至 1963 年時再次大事修葺。

洪聖宮為兩進一院式建築,左右為福德祠及太歲殿,中有天井,結構簡樸。香港其他廟宇的天井多加建上蓋,改作香亭。但洪聖宮仍依原來設計,有較佳的採光及通風作用,此亦為這所廟宇的最大特色。洪聖宮內存有乾隆廿九年(1764 年)鑄造響板,及同治五年(1866 年)之《重修洪聖宮題名記》。

覲廷書室,是鄧族子弟們上課唸書的地方,後來仍被村裏的青年用來讀書的地方。書室為屏山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因此,覲廷書室兼具教育及祭祖的意義。

覲廷書室是兩進式建築,第一進是門廳,後進為正廳,供奉歷代祖先靈位,中間為庭院,兩旁有耳室。室內的祖龕、斗拱、屏板、壁畫、屋脊裝飾、檐板和灰塑等別具特色,為當時工匠精湛之傑作。 覲廷書室的修繕工程於 1991 年完竣,書室回復昔日光采。修葺費用由香港賽馬會捐助。

鄧族在興建覲廷書室的時代十分富裕,在屏山一帶建了很多書室。科舉制度雖在 1904 年廢除,但覲廷書室仍舊是作育族中子弟的地方。因為愈來愈多人讀書,所以覲廷書室旁邊加建清暑軒。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覲廷書室仍是坑尾及鄰近村落青年讀書的場所。

1898 年,英國強迫清廷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於 1899 年 4 月接管新界,英國駐兵於覲廷書室、清暑軒等作為鎮壓中心,同時亦以該處作警署及理民府。覲廷書室的修葺工程於 1991 年完成。

覲廷書室隔壁是清暑軒,相當於現今的客房。清暑軒也是由鄧氏第 22 代族人鄧香泉興建,於 1874 年落成,為當時的訪賓客及鴻儒的下榻居所。清暑軒樓高兩層,呈曲尺形,在第二層有通道通往毗鄰的覲廷書室。

清暑軒作為旅館,裝飾及排場相當華麗,木刻、壁畫、灰塑、漏窗及斗拱等裝飾顯示出傳統鄧族地方豪門的氣派。清暑軒雖是獨立建築,但有通道在第二層與覲廷書室相連。由於工程複雜,當時鄧族專程從廣州及佛山聘請建築師傅完成工程。清暑軒修繕工程於 1993 年底完竣,費用由香港賽馬會贊助。

離開清暑軒,去到一路之隔的塘坊村,尋找最後一個古蹟述卿書室古門樓。淹沒在民居中間的述卿書室,是鄧氏族人修業的地方。找這個古蹟的過程也滿有趣的,由於標誌不明顯,地圖也不是很清楚,就這樣迷了路。後來問當地居民,居然也不知道在哪兒。結果還是被女王找到了,終於發現了一個很小型的述卿書室指示牌。

述卿書室由鄧均石興建,是為紀念其父鄧述卿。述卿書室為鄧氏族人修業的地方,妣培養鄧族子弟考取功名,成功登科。述卿書室於 1977 年被拆卸,現今只餘下門樓及匾額而已,門後已變為住宅區。

離開「述卿書室」, 一直沿大路走,會來到坑尾村輕軌站。我們搭輕軌,回到天水圍地鐵站。

對觀光客而言,天水圍不算是一個必定要去的景點。甚至對香港人來說,也不一定是個曾到訪的地方。話雖如此,新界在香港史上的地位卻是不可小覷。為保存傳統圍村文化,古物古蹟辦事處於 1993 年成立 屏山文物徑 ,全長約一公里,貫穿整個屏山鄉,是香港首條以歷史建築為主題的遊覽步行徑。

香港的古老圍村從來都不敵市區發展,加上政府亦從來沒有管理圍村內的建築,因此古屋大多被拆,取而代之的就是新式的獨立洋房。看過屏山文物徑,在思考為什麼香港的古蹟總是不太有韻味??不是因為古蹟歷史不久遠,也不是古蹟本身建築沒特色,而是在保育古蹟時從沒想到「整體配合」以及「營造氣氛」。古樓夾雜於現代都市叢林中,自然是古味盡失。


《屏山文物徑 》
西鐵:
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從「天水圍西鐵站」下車,依著指示就可以來到,起點之一的聚星樓,就是在西鐵站及天水圍輕鐵站旁邊。
巴士:
從九龍或香港開往天水圍的巴士,許多班次會停「聚星樓站」,包括九龍巴士的 53、69M、69X、265S、269B、269C、269D、276 等等,一下車穿過「天水圍輕鐵站」就到達聚星樓。


延伸閱讀:
官方網站:http://www.amo.gov.hk/b5/trails_pingshan.php
參考網站:http://ja.wikipedia.org/wiki/屏山文物徑
參考地圖:http://wikimapia.org/387028










































































































































































































































































































































屏山文物徑地圖: 按我放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