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吳哥 之 巴普昂寺 (Baphuon)


【巴普昂寺 (Baphuon) 】


巴普昂寺 (Baphuon) 位於吳哥城內,是11世紀中葉真臘國王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 建立的獻給印度教濕婆神的國王廟。西元 1050 年,蘇耶跋摩一世 (Suryavarman I) 逝世,兒子繼位成為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建造巴普昂寺(Bapuon)以及西美蓬寺(West Mebon)。在他的統治期間,發生好幾次大規模的國內叛亂,還好都被他的大將 Sangrama 所剿滅平定。 西元 1066 年,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其弟曷利沙跋摩三世 (Harshavarman III) 繼承王位,但是受到內亂及與 Chams 族的戰爭影響,王權便落入來自 Khorat 高原 (位於現在的泰國境內) 的王族。

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建造的另外一個有名的建築物是 The Sdok Kak Thom temple,位於現今的泰國境內的 Aranyaprathet 鎮,但是 The Sdok Kak Thom temple 最有名的發現,是一份詳細列明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之前所有高棉國王排序的碑文,讓現代的考古學家得以進一步了解先前高棉吳哥王朝的歷史。現在的一部分碑文,收集於曼谷的國家博物館保存。

許多旅遊書都強調巴普昂寺 (Baphuon) 建成的年代早於吳哥城,其實不能算是不對,不過有點時序上的謬誤,容易讓人認為在吳哥尚未建城時,就先建了巴普昂寺 (Baphuon) 。精確點的說法是,老的吳哥城在占婆人入侵時被毀了,但巴普昂寺 (Baphuon) 並沒有被毀掉。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建立了以巴戎寺 (Bayon) 為中心的都城,也就是我們現今所稱的吳哥城(Angkor Thom,又名大吳哥) ,以及若干吳哥城內的建築廟寺和其他大小的建設。闍耶跋摩七世在建了新的吳哥城之後,巴普昂寺 (Baphuon) 就成了城牆內現存最早的遺址。

巴普昂寺 (Baphuon) 是獻給印度教濕婆神的國寺,屬於一座須彌山寺,由三層須彌台構成,底層須彌臺東西方向長 120 米,南北方向長 100 米。三層須彌台基總高度為34米。宋代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著於西元 1225 年的《諸蕃志》真臘條記載:「西南隅銅臺上列銅塔二十有四,鎮以八銅象」。所指的銅台就是巴普昂寺。於西元 1296 年至 1297 年元朝周達觀奉命隨使團前往真臘,回國著《真臘風土記》在書中寫道「金塔之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郁然。其北一里許國主之廬也」。金塔指巴戎寺,銅塔指當時巴普昂寺中心的銅塔,原先的 24 座銅塔,23 座已不知去向。如果真蠟風土記中所說的「銅塔」就是這裡,那麼它應該比當年的「金塔」更高。巴戎寺 (Bayon) 中心的塔高 45 米,推測巴普昂銅塔應該是高 50 米,如今也已經不存在了。

15 世紀後期,巴普昂寺 (Baphuon) 改為佛寺,在第二層台基西邊修建了一尊個 70 多米長 9 米高的臥佛,銅塔可能因此被拆除。巴普昂寺的寺基原建立在沙土上,由於它的體積龐大,在建立臥佛時可能已經大部分坍塌了。因為改建的建築的幅員之大,達到了當時柬埔寨石建築的極限,在技術仍未完全純熟的狀況之下,佔地廣大的神廟雖然建築完成,但是基礎結構卻是不穩固的。由於先天條件不夠完美,再歷經時間的自然風化,建築的結構漸漸無法支撐石頭本身的重量,再加上神廟的砂岩建材,較容易遭受雨水的侵襲,因而使得神廟的某些部分坍塌毀壞。無論如何,巴普昂寺 (Baphuon)是當時吳哥王朝境內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神廟;為之後的吳哥王朝建築,如吳哥窟 (Angkor Wat,或是小吳哥),在規模以及技法上奠下了基礎。

巴普昂寺 (Baphuon) 有明顯的雕塑特色,藝術史上稱之為巴普昂風格 (Baphuon style),特別著稱的便是林伽 (Linga),的神像雕刻,迴廊上的敘事浮雕以及瞿布羅 (gopura) 的細部雕飾;當然因為有了巴普昂寺 (Baphuon) 的經驗累積,才會有現在舉世聞名的吳哥窟 (Angkor Wat,或是小吳哥) 建築規模與浮雕。只可惜巴普昂寺 (Baphuon) 細緻的迴廊與精美浮雕,現在只能由斷垣殘壁來看出一些端倪,以及經由書面記載的資料來想像,無法親眼一睹其全貌。巴普昂寺 (Baphuon) 到處散落的石塊,有不少上面仍有編號,但原有的圖册檔案都不見了,只能瞎子摸象盡力復原。另外有一橋由矮小石柱組成的長石廊,竄進石橋下,發現小石柱還有石柱上精美的雕刻。

巴普昂寺 (Baphuon) 自建成以後,雖然歷經多次戰爭但從沒被完全毀棄。有些專家還根據裡頭的雕刻和神像風格,認為歷代一直有增修和改建的動作。然而到了20世紀,法國遠東學院(EFEO)原想將裡面的一磚一瓦完全拆解後再重新拼裝回去,然而卻因高棉內戰使得這項重點維修項目停頓了25年。內戰也導致了拆解時登記測繪的資料遺失,導致復工後的Baphuon變成一個超大型,無指引的拼圖。有許多手冊說它在2005年重新開放,不過我們看到的仍是維修中的寺廟,只能在外邊遠眺外觀,以及看看散落在外頭,明明上面有編號又不知道如何拼回去的石塊而已。

1960 年代為修復工作所拆解下之約三十萬個石塊,卻因為缺乏了戰亂所佚失了的書面資料,而大大增加了修復工作的困難度與挑戰性。除了有已退休之負責監督當時修復工作之主管人員,在修復技法上的歷史還原之外,三十多個曾經在 1960 至 1970 年代親身參與巴普昂寺 (Baphuon) 修復工作的柬埔寨工人,也主動出面協助,對於已經拆解下來數量龐大的石塊,進行辨認以及復位的工作。除此之外,從1910年開始,法國遠東學院計畫修復巴普昂寺 (Baphuon),即拍照紀錄,所有的照片除了保存在金邊的國家博物館中,還有一個副本在法國遠東學院的巴黎辦公室。靠著這些影像資料,使得巴普昂寺 (Baphuon) 的復原樣貌,可以構想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藍圖。

歷史年表參考資料:http://www.cambodia-photos.com/timeline.php
建築平面圖參考資料:http://angkor.wat.online.fr/images/baphuon.gif
其他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phu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Sdok_Kak_Thom
http://www.efeo.fr/






















 

《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古跡》微笑吳哥《目次》
微笑吳哥 之 吳哥城 (Angkor Thom)
微笑吳哥 之 吳哥窟 (Angkor Wat)
微笑吳哥 之 巴薩曾空寺 (Baksei Chamkrong)
微笑吳哥 之 巴孔寺 (Bakong)
微笑吳哥 之 班蒂喀黛寺 (Banteay Kdei)
微笑吳哥 之 班蒂色瑪寺 (Banteay Samré)
微笑吳哥 之 女王宮 (Banteay Srei)
微笑吳哥 之 巴普昂寺 (Baphuon)
微笑吳哥 之 巴戎寺 (Bayon)
微笑吳哥 之 周薩神廟 (Chau Say Tevoda)
微笑吳哥 之 東美蓬寺 (East Mebon)
微笑吳哥 之 西美蓬寺 (West Mebon)
微笑吳哥 之 荳蔻寺 (Prasat Kravan)
微笑吳哥 之 高布斯濱 (Kbal Spean)
微笑吳哥 之 南北圖書館 (Northern & Southern Khleangs)
微笑吳哥 之 牛場寺 (Krol Ko)
微笑吳哥 之 羅雷寺 (Lolei)
微笑吳哥 之 涅槃宮 (Neak Pean)
微笑吳哥 之 空中宮殿 (Phimeanakas)
微笑吳哥 之 巴肯山 (Phnom Bakheng)
微笑吳哥 之 豬山 (Phnom Krom)
微笑吳哥 之 亞揚寺 (Prasat Ak Yum)
微笑吳哥 之 聖牛寺 (Preah Ko)
微笑吳哥 之 聖琶麗寺 (Preah Palilay)
微笑吳哥 之 聖佛寺 (Preah Pithu)
微笑吳哥 之 變身塔 (Pre Rup)
微笑吳哥 之 石橋 (Spean Thma)
微笑吳哥 之 塔普倫寺 (Ta Prohm)
微笑吳哥 之 達松寺 (Ta Som)
微笑吳哥 之 達高寺 (Ta Keo)
微笑吳哥 之 鬥象台 (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微笑吳哥 之 審判塔 (Prasats Suor Prat)
微笑吳哥 之 癩王台 (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微笑吳哥 之 塔瑪儂寺 (Thommanon)
微笑吳哥 之 總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